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五十一號)
《安徽省綠色建築發展條例》已經2021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透過·✘,現予公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1年9月29日
安徽省綠色建築發展條例
(2021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透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三章 執行與改造
第四章 技術推廣應用
第五章 引導激勵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綠色建築發展·✘,規範綠色建築活動·✘,節約資源·✘,降低碳排放·✘,促進碳中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綠色建築規劃✘↟•·、建設✘↟•·、執行✘↟•·、改造✘↟•·、技術推廣應用✘↟•·、引導激勵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綠色建築·✘,是指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民用建築││。
第三條 綠色建築發展應當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政府引導✘↟•·、市場推動·✘,全面推進✘↟•·、因地制宜的原則││。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綠色建築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財政✘↟•·、金融✘↟•·、土地✘↟•·、規劃✘↟•·、建設等支援政策·✘,將綠色建築發展目標完成情況納入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綠色建築活動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經濟和資訊化✘↟•·、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行政✘↟•·、交通運輸✘↟•·、科技✘↟•·、財政✘↟•·、市場監督管理✘↟•·、城市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綠色建築發展相關工作││。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開展綠色建築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知識的宣傳·✘,引導公眾樹立綠色發展意識·✘,推動形成綠色生態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援綠色建築技術的研究✘↟•·、開發✘↟•·、示範✘↟•·、推廣·✘,促進綠色建築技術進步與創新││。
加強綠色建築領域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
對在綠色建築發展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八條 綠色建築按照國家規定劃分為基本級✘↟•·、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四個標準等級││。
設區的市✘↟•·、縣(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範圍內的新建民用建築·✘,應當按照不低於基本級綠色建築標準等級進行建設││。
大型公共建築以及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築·✘,應當按照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築標準等級進行建設││。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規定執行更高的綠色建築標準等級││。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綠色建築發展專項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佈││。
綠色建築發展專項規劃應當明確綠色建築發展目標✘↟•·、重點發展區域和新型建築工業化要求等內容·✘,並確定各類新建民用建築的綠色建築標準等級要求││。
綠色建築發展專項規劃應當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並與能源綜合利用✘↟•·、水資源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綠色交通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專項規劃相銜接││。
第十條 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門編制詳細規劃·✘,應當體現綠色建築發展要求││。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以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註明建設用地規劃條件確定的綠色建築標準等級要求││。
第十一條 建設單位編制的新建民用建築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專案申請報告·✘,應當包含綠色建築標準等級要求││。
建設單位在開展諮詢✘↟•·、設計✘↟•·、施工✘↟•·、監理✘↟•·、檢驗檢測✘↟•·、材料裝置購置以及相關招標活動時·✘,應當向相關單位明示建築工程的綠色建築標準等級或者引數要求││。
第十二條 設計單位應當按照綠色建築標準等級要求進行工程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施工圖設計檔案應當包含綠色建築設計專篇內容││。
第十三條 施工圖設計檔案審查機構應當按照綠色建築標準等級要求·✘,對施工圖設計檔案進行審查││。未經審查或者經審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出具施工圖設計檔案審查合格證書││。
施工圖設計檔案變更綠色建築標準等級的·✘,應當重新審查││。
第十四條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檔案·✘,編制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等級的施工方案·✘,並在建築工程施工現場公示綠色建築標準等級和主要技術指標││。
施工單位應當對進入施工現場的牆體材料✘↟•·、保溫材料✘↟•·、節能門窗✘↟•·、供暖製冷系統✘↟•·、照明裝置✘↟•·、非傳統水源利用設施✘↟•·、節水器具等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施裝置進行查驗;不符合施工圖設計檔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十五條 監理單位應當按照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檔案·✘,結合施工方案·✘,編制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等級的監理方案·✘,並組織實施││。
第十六條 受委託的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要求和相關標準·✘,對綠色建築相關工程材料和裝置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報告·✘,並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第十七條 建設單位組織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對建築是否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等級進行驗收;不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等級相關要求的·✘,不得透過竣工驗收││。
第十八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房屋時·✘,應當在銷售現場明示綠色建築標準等級·✘,在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中如實載明所銷售房屋的綠色建築標準等級✘↟•·、主要技術措施和相關設施裝置的使用維護保養辦法·✘,並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第十九條 省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同住房城鄉建設✘↟•·、經濟和資訊化部門·✘,可以制定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的地方標準·✘,鼓勵制定團體標準·✘,引導制定企業標準││。
推進與滬蘇浙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的地方標準協同·✘,促進長三角區域綠色建築產業一體化發展││。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將綠色建築標準的落實情況納入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對建築實體質量和建設工程各參與單位的行為實施監督││。
第三章 執行與改造
第二十一條 綠色建築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對綠色建築的設施裝置進行維護和保養·✘,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人或者專業服務單位進行維護和保養·✘,保障綠色建築正常執行││。
綠色建築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物業服務人和專業服務單位不得損壞建築圍護結構和公用的設施裝置││。
第二十二條 綠色建築的執行維護服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執行管理制度完備;
(二)屋頂✘↟•·、外牆✘↟•·、外門窗等建築圍護結構完好·✘,遮陽等設施裝置執行正常;
(三)通風✘↟•·、空調✘↟•·、照明✘↟•·、水✘↟•·、電氣等裝置系統執行正常;
(四)節電✘↟•·、節水指標符合國家和省的規定;
(五)綠地率和室內的溫溼度✘↟•·、噪聲✘↟•·、空氣品質等環境指標達到綠色建築相應標準;
(六)廢氣✘↟•·、汙水✘↟•·、固體廢棄物及其他有害物質排放和處置符合國家和省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政策·✘,編制計劃·✘,推動既有民用建築參照綠色建築標準進行改造││。
既有公共建築進行圍護結構維修✘↟•·、用能系統更新時·✘,應當同步開展節能改造·✘,鼓勵參照綠色建築標準進行改造││。
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其他公共建築應當先行納入改造計劃·✘,國家機關辦公建築改造費用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鼓勵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同步實施建築綠色化改造││。
第二十四條 鼓勵建築節能服務機構為綠色建築執行✘↟•·、民用建築節能節水改造等提供合同能源✘↟•·、合同節水管理服務││。
公共機構辦公建築應當逐步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改造·✘,改造後節約的能耗資金·✘,可以用於支付合同約定的節能服務機構服務費用││。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公共建築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耗公示工作·✘,推行能耗實時監測·✘,推進公共建築能耗統一監管平臺建設││。
第四章 技術推廣應用
第二十六條 綠色建築應當推廣應用自然通風✘↟•·、天然採光✘↟•·、建築遮陽✘↟•·、隔熱保溫✘↟•·、立體綠化✘↟•·、餘熱回收✘↟•·、可再生能源利用✘↟•·、雨(中)水利用等適用技術││。
支援光伏建築一體化✘↟•·、無接觸空中互動等先進性✘↟•·、智慧化新技術在本省推廣應用││。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援企業✘↟•·、高等院校✘↟•·、研發機構研究開發綠色建築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置;其研究開發費用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部門應當將綠色建築關鍵技術的研發列入科技研發的重點領域·✘,促進綠色建築科技成果轉化·✘,支援綠色建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研發機構建設││。
民用建築採用沒有工程建設標準的綠色建築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技術論證後可以在該民用建築中使用││。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援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等新型建築工業化基地建設·✘,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和技術體系·✘,提高新型建築工業化技術整合水平││。
公共機構辦公建築和政府投資的其他公共建築應當優先應用裝配式建造等新型建築工業化技術││。
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據綠色建築發展專項規劃確定一定比例的民用建築·✘,應用裝配式建造等新型建築工業化技術進行建設·✘,並將新型建築工業化技術要求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條件││。
第二十九條 鼓勵建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執行管理應用建築資訊模型等技術·✘,推進綠色建築建設執行數字化││。
第三十條 綠色建築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推行選單式等全裝修方式││。
全裝修使用的材料和產品·✘,應當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
第五章 引導激勵
第三十一條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綠色建築產業發展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制定鼓勵政策·✘,促進綠色建築產業發展││。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綠色建築發展實際·✘,統籌安排資金·✘,重點用於下列工作•₪✘✘:
(一)綠色建築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與推廣;
(二)綠色建築相關標準制定;
(三)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合同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超低能耗建築✘↟•·、裝配式建築✘↟•·、既有民用建築改造等專案示範和區域示範;
(四)綠色建築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等培訓和公共資訊服務;
(五)綠色建築發展宣傳││。
第三十三條 對建設✘↟•·、購買✘↟•·、執行綠色建築的·✘,實行下列扶持政策•₪✘✘:
(一)建築物外牆外側保溫隔熱層的建築面積不計入建築容積率;
(二)應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生物質能✘↟•·、空氣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民用建築·✘,在核算建築能耗時·✘,其常規能源替代量抵扣相應的能耗量;
(三)新建民用建築實施屋頂綠化的·✘,按照有關規定折算為附屬綠地面積;
(四)滿足裝配式建築要求的商品房專案·✘,其外牆預製部分建築面積不超過裝配式建築各單體地上規劃建築面積之和百分之三的·✘,不計入成交地塊的容積率計算;
(五)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高於最低標準等級綠色建築的·✘,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可以上浮百分之二十·✘,具體比例由設區的市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確定;
(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其他扶持政策││。
第三十四條 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商會等單位開展綠色建築技術推廣✘↟•·、宣傳培訓✘↟•·、諮詢服務✘↟•·、綠色建材評價和建築能效評估等活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援綠色建築參加綠色建築創新獎等獎項評選││。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權機關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依法組織編制綠色建築發展專項規劃的;
(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未按規定註明綠色建築標準等級要求的;
(三)對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築未按照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築標準等級進行建設的;
(四)其他翫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建設單位在開展諮詢✘↟•·、設計✘↟•·、施工✘↟•·、監理✘↟•·、檢驗檢測✘↟•·、材料裝置購置以及相關招標活動時·✘,未明示建築工程綠色建築標準等級或者引數要求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建設單位未對建築是否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等級進行驗收·✘,或者將不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等級相關要求的建築工程透過竣工驗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三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設計單位未按照綠色建築標準等級要求進行工程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或者施工圖設計檔案未包含綠色建築設計專篇內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已有行政處罰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民用建築·✘,是指居住建築✘↟•·、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商業✘↟•·、服務業✘↟•·、教育✘↟•·、衛生✘↟•·、交通等其他公共建築·✘,包括工業用地範圍內用於辦公✘↟•·、生活服務用途的建築││。
(二)裝配式建築·✘,是指由預製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築·✘,包括裝配式混凝土建築✘↟•·、裝配式鋼結構建築✘↟•·、裝配式木結構建築等││。
(三)綠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期內可以減少對天然資源消耗和減輕對生態環境影響·✘,具有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迴圈特徵的建材產品││。
第四十條 依法核定作為文物保護的紀念建築物和古建築等的修繕·✘,不適用本條例││。
皖南古民居✘↟•·、列入紅色資源名錄的建築物等的綠色化改造應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第四十一條 鼓勵工業廠房✘↟•·、農村自建住宅參照綠色建築標準設計建造或者採用綠色建築技術建造││。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